魷魚、花枝、軟絲、透抽傻傻分不清?90% 台灣人都分錯過!

台灣人餐桌上的海鮮美味,從夜市烤魷魚、鹽酥雞攤的花枝丸,到日料店的軟絲刺身、夏季必吃的冰鎮小卷,幾乎人人都吃過。
但很多人會疑惑:「魷魚跟花枝有什麼差別?」「小卷是不是透抽?」「軟絲為什麼比較貴?」
這些海鮮看起來很像,其實各有不同的外觀口感與料理特色。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你也能成為餐桌上的「海鮮達人」。

🐙 魷魚、花枝、軟絲、透抽 傻傻分不清?一次搞懂!

🦑 魷魚:夜市的烤物明星

📅 盛產季節:6~10 月(夏秋之際)

🌕 中秋前後最對味! 肉質超 Q,夜市烤魷魚一定要來一串!

🦑 魷魚小檔案

魷魚是一種住在海裡的軟軟生物,身體長長的、尾巴是三角形,看起來像一支水中飛鏢。牠有十隻手──八隻短的、兩隻特別長的,抓東西超靈活!

常常在夜市看到的烤魷魚魷魚羹,就是用牠做的。吃起來Q彈有勁,越咬越香,超級下飯!

🍽️魷魚吃起來怎麼樣?

魷魚吃起來的口感很有特色,是那種越咬越香、Q 彈有勁的類型,所以很多人一吃就愛上。台灣人最熟悉的魷魚料理,大概就是夜市裡的烤魷魚串了,香氣四溢、越嚼越涮嘴。另外像是熱呼呼的魷魚羹、咬勁十足的魷魚絲,或是冰涼爽口的涼拌魷魚,都是很受歡迎的吃法。

🍳 料理小撇步

不過魷魚要煮得好吃,火候可不能亂來!如果煮太久,牠的肉就會變得硬梆梆、不好咬。想要吃到剛剛好的口感,有兩個做法:一是用大火快炒,只要炒個一兩分鐘就夠;另一個方法則是慢慢燉煮,讓味道慢慢滲進去。最忌諱的就是介在中間的半生不熟,這樣口感會最差喔!

💪 為什麼吃魷魚對身體好?

除了好吃,魷魚的營養價值也很高。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對正在長高的小朋友、或是想長肌肉的大人來說都很適合。裡頭還有鋅和 Omega-3 脂肪酸,對大腦、心臟都很好,還含有牛磺酸,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。雖然這麼營養,但也要記得適量攝取才最健康,不要因為好吃就吃太多啦!

東街隨堂考:你知道怎麼分魷魚、透抽🧐?
答:
👉 看尾巴位置就知道!
頭頂上三角鰭長在最高處的是魷魚
三角鰭(菱形)長得稍微低一點的,就是透抽(鎖管)!

🐙 花枝:圓滾滾的厚實派

軟絲,透抽,花枝
【東街日本料理】花枝示意圖

📅 盛產季節: 3~7 月(春夏之際)

🎏 端午節前後最肥美! 肉質厚實又鮮甜,炸花枝圈或煮花枝羹最對味!

🐙 花枝小檔案

你知道那種圓圓胖胖、身體兩邊像長耳朵一樣會飄的海鮮是什麼嗎?那就是花枝啦!牠也常被叫做「烏賊」或「墨魚」。花枝的身體比較短又胖,肚子裡還藏著一塊白色的硬殼,就像一艘小小的船,這塊硬殼可以幫助牠控制浮力,在水裡上上下下都很靈活。

花枝還有個超厲害的本領:牠可以變色!皮膚裡有特別的色素細胞,可以根據環境變出不同的顏色和花紋,完全就像是海底的變色龍一樣。如果遇到危險,牠還會「噴墨」,製造一團煙霧,趁機一溜煙逃跑,像魔術師一樣帥氣。

🍽️ 吃起來怎麼樣?

花枝吃起來的感覺,是那種「厚實又鮮甜」的滿足感!和魷魚比起來,牠的肉比較軟一點,不會那麼有嚼勁,咬起來比較輕鬆,味道卻一樣香。很多人第一次吃炸花枝圈花枝丸,就會愛上牠那種扎實卻又不會硬的口感。加上花枝本身有自然的鮮味,簡單調味就很好吃,不管是羹湯、炸物還是熱炒都很受歡迎。

🍳 料理小撇步

因為花枝的肉比較厚,如果整塊下鍋煮,味道比較難滲進去。所以廚師們有個小技巧,就是先在表面劃上「花刀」或切成薄片,這樣不但比較容易入味,咬起來也更好吃。炸花枝圈要先切成適中厚度,才能炸得外酥內嫩;快炒時要用大火快手,不然煮太久花枝會變老、口感變差喔!只要掌握時間和刀工,就能做出一盤人人搶著吃的海鮮料理。

💪 為什麼吃花枝對身體好?

花枝不只是好吃,其實也是很有營養的海鮮!牠的肉富含蛋白質,能幫助身體長高、長壯,對正在發育的小朋友來說超適合。而且裡面還有很多維生素 B 群和礦物質,對大人來說有助於補氣養身、增強精神和體力。再加上熱量不高、脂肪也不多,算是一種吃起來不容易胖的健康食材。不過一樣要記得適量吃,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喔!

🦑 軟絲:細緻鮮甜的高級食材

📅 盛產季節: 5~9 月(初夏到初秋)

🍣 夏天最鮮嫩! 肉質滑嫩多汁,拿來做刺身、涼拌或火鍋片都超讚!

🐙軟絲小檔案

軟絲,也有人叫牠「軟翅仔」,正式名字叫「萊氏擬烏賊」,聽起來是不是超像科學家的研究對象?其實牠是很常見、而且很受歡迎的海鮮喔!

牠長得跟花枝有點像,但身體比較瘦長、沒有硬殼,全身還有點半透明,看起來就像穿著一件薄紗禮服一樣,非常優雅。軟絲的皮膚也會變色,會根據周圍環境變換顏色,是海裡的隱形高手。

🍽️ 軟絲吃起來怎麼樣?

軟絲的口感可以說是「滑嫩界的天花板」!牠的肉質細緻又柔軟,吃起來帶著自然的甜味,入口不會像魷魚那樣有嚼勁,反而是滑溜嫩口,讓人一口接一口。這也是為什麼軟絲常常被拿來做生魚片,因為牠本身就夠新鮮、夠甜,不需要太多調味就很好吃。無論是放進火鍋、涼拌、還是簡單煎一下,都能吃出牠的高級感!

🍳 料理小撇步

想吃到軟絲最棒的口感,關鍵就在「時間」!牠的肉太嫩了,所以烹調時絕對不能煮太久。川燙只要 30 秒到 1 分鐘,超過這個時間,牠的肉就容易變老、失去原本的滑嫩。如果是鐵板煎,也記得用中火快速煎熟,鎖住甜味和水分。簡單處理、不過度加工,反而能吃出軟絲最自然的美味!

💪 為什麼吃軟絲對身體好?

別看軟絲外表溫柔,牠可是營養界的實力派!每 100 克的軟絲,熱量不高、脂肪也少,但蛋白質含量很優秀,對正在長大的孩子和在健身的大人都很有幫助。而且牠還富含胺基酸與微量元素,是補身、補氣又不怕胖的好選擇。特別在夏天胃口差的時候,吃點冰涼的涼拌軟絲,不只開胃,還能補充營養,一舉兩得!

🦑 透抽(小卷/中卷):滑嫩快炒好幫手

📅 盛產季節: 6~9 月
🏮 端午到中秋最肥美! 川燙小卷後冰鎮一下,鮮甜又脆口,是夏天最消暑的海味!

🦑 透抽小檔案

透抽是一種很會游泳的海鮮,牠其實就是「小卷」長大後的樣子!體型大一點的大家會叫牠「中卷」或「槍烏賊」,正式的名字叫「真鎖管」,聽起來超像動畫裡的角色對吧?

牠的身體細長,像一顆飛鏢,頭下面有十隻手可以抓東西。尾巴上的鰭是菱形的,而且長到比身體還長一半,看起來超有速度感,像海裡的運動健將!

🍽️ 透抽吃起來怎麼樣?

透抽的口感可以用「滑嫩彈牙」來形容,一咬下去會有一點彈性,卻不會像魷魚那麼硬,讓人越吃越涮嘴。牠的肉質細緻、不柴不澀,是很多人夏天最愛的清爽海鮮。無論是冰鎮小卷、川燙搭五味醬、或做成味噌湯、三杯料理,都能把透抽的鮮甜味完美帶出來!

🍳 料理小撇步

透抽要好吃,重點就在「冰鎮」兩個字!簡單川燙 30 秒到 1 分鐘後,立刻放進冰水中,能把鮮味、甜味和脆度都鎖住。這樣處理過的透抽,做成涼拌小卷超開胃。如果拿來熱炒,也要記得火要夠大、動作要快,才能保留牠的嫩度和彈性,不然煮太久就可惜了!

💪 為什麼吃透抽對身體好?

透抽不只是美味,也非常營養,是很多爸媽都會推薦給小朋友吃的「聰明海鮮」!牠富含高蛋白、低熱量,而且裡面有對腦部和眼睛很有幫助的好脂肪——像是 DHA 和 EPA,能幫助發育、保護視力。大人吃可以顧健康,小孩吃可以長聰明,真的很值得放進家庭餐桌!

怎麼簡單記住他們呢?!東街教你口訣💪
口訣:三角魷、圓圓花,透明絲、菱菱透

東街隨堂考:你知道小卷、中卷、砲管標準為幾公分嗎🧐?
答:
小卷:15公分以下
中卷:15~29公分
砲管:30公分以上

📌 小提醒給消費者:想要吃海鮮最鮮美的滋味,記得抓對季節!

  • 春夏吃花枝,肥美飽滿;
  • 初夏到秋天吃軟絲、透抽,口感鮮甜滑嫩;
  • 中秋夜市必吃魷魚,Q 彈有嚼勁。

各項指標比較!

不管是魷魚、花枝、軟絲還是透抽,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: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熱量。換句話說,吃起來不會有太大負擔,還能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。

  • 魷魚
    熱量約 70–80 kcal / 100g。
    蛋白質很豐富,還含有牛磺酸,可以幫助心臟和血管保持健康。
    👉 適合需要補充能量、又想吃得清爽的人。

  • 花枝
    熱量大約 85–90 kcal / 100g。
    肉質厚實,富含維生素 B 群和各種礦物質,能幫助身體運作更順暢。
    👉 特別適合需要補氣、補營養的時候來一份。

  • 軟絲
    熱量約 90–95 kcal / 100g。
    口感鮮嫩,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,被視為高級的補養食材。
    👉 想要吃得健康又帶點奢華感,軟絲是很棒的選擇。

  • 透抽
    熱量大約 75–85 kcal / 100g。
    最大的優點就是富含 DHA 和 EPA,對腦部發育和眼睛保健特別有幫助。
    👉 小朋友吃了有助於變聰明,大人吃了能顧眼睛、護心臟。

✨ 小提醒:健身、減脂的人也不用擔心,這四種海鮮都是「高蛋白低熱量」的好幫手,吃得營養又不用怕胖!

💰 價格比較(台灣市場均價)

  • 魷魚
    最平價,差不多 150~300 元/kg
    👉 夜市常見,人人都能負擔,是最親民的選擇。

  • 花枝
    屬於中價位,大約 250~400 元/kg
    👉 肉厚實、口感好,常被拿來做花枝丸或羹湯,價格比魷魚稍高一些。

  • 透抽(小卷/中卷)
    價格偏中高,約 200~350 元/kg
    👉 小卷體型小,通常比較便宜;盛產的夏天買起來會更划算。

  • 軟絲
    最昂貴,通常 350~500 元/kg,產季以外還可能更貴。
    👉 因為肉質細緻鮮甜、產量少,所以被視為高級海鮮。

✨ 整體來說:魷魚最便宜、軟絲最貴,花枝和透抽則在中間。特別是透抽和小卷,在夏季盛產時價格會親民許多,是最划算的時候!

📊 一表看懂:魷魚 vs 花枝 vs 軟絲 vs 透抽

種類外觀特徵口感料理方式產季營養價值 (每100g)價格 (台灣市場)
魷魚體型大、細長、尾鰭三角形不超過身長、眼睛無膜Q 彈有勁烤魷魚串、魷魚羹、魷魚絲、涼拌夏秋 (6–10月),中秋最盛70–80 kcal,高蛋白、低脂肪、牛磺酸豐富150~300 元/kg
花枝圓胖、有斑紋、體內有硬殼、鰭與身長等長厚實鮮甜、偏軟炸花枝圈、花枝丸、花枝羹、快炒春夏 (3–7月),端午前後最佳85–90 kcal,蛋白質高、含B群與礦物質250~400 元/kg
軟絲修長、鰭到尾、無硬殼、眼睛有膜鮮嫩柔軟、多汁刺身、涼拌、鐵板煎、火鍋初夏~秋 (5–9月)90–95 kcal,胺基酸豐富,口感細膩350~500 元/kg
透抽修長、尾鰭大菱形超過身長、小卷/中卷就是牠滑嫩彈牙五味透抽、川燙小卷、味噌湯、三杯夏季 (6–9月),端午~中秋最肥美75–85 kcal,高蛋白、含 DHA、EPA200~350 元/kg

🎯 一句話帶走所有重點

  • 魷魚:大隻、三角鰭,Q 彈有勁。

  • 花枝:圓胖、有硬殼,肉質厚實鮮甜。

  • 軟絲:修長、無殼,口感鮮嫩高級。

  • 透抽(小卷/中卷):菱形長鰭,夏天涼拌首選,滑嫩又消暑。

下次逛市場或到日式餐廳,記得這張懶人包,讓你一眼就能分清楚「魷魚、花枝、軟絲、透抽」,點餐不再猶豫,還能更懂怎麼吃才最好吃!

🛒 如何挑選最新鮮的魷魚、花枝、軟絲和透抽?

想要吃到最鮮甜的海味,挑選時有幾個小秘訣:

  1. 看眼睛 👀
    新鮮的眼睛一定是黑白分明、清澈透明的,如果看起來混濁,就代表不夠新鮮。

  2. 摸觸感
    用手輕輕一按,表皮應該是濕潤又有彈性的,手指壓下去會立刻回彈,這才是好貨。

  3. 聞氣味 👃
    新鮮的海鮮只會有淡淡的海水香,如果聞到腥臭或刺鼻的氨味,就要小心,可能已經不新鮮了。

  4. 看顏色 🎨
    不同種類有不同特徵:花枝白白胖胖帶有花紋、魷魚偏粉色、透抽則是半透明的樣子。顏色越自然清晰,代表越新鮮。

  5. 保存方式 ❄️
    最理想的是「急速冷凍(IQF)」,這能把鮮度牢牢鎖住。買回家後要盡快處理或冷凍,才能保持最佳口感。

❓延伸常見問題Q&A

Q1:魷魚和花枝差在哪?

A:魷魚細長、三角鰭、Q 彈;花枝圓胖、有硬殼、肉厚鮮甜。

Q2:魷魚和透抽是一樣嗎?

A:不是,透抽屬鎖管家族,尾鰭菱形且超過身體一半,口感更滑嫩。

Q3:軟絲為什麼比較貴?

A:產量少、肉質細緻鮮甜,因此被視為高級食材。

Q4:小卷是不是透抽?

A:是,牠是透抽的幼體。小卷(最小)、中卷(中等)、透抽(最大)都是同品種不同階段。

Q5:魷魚怎麼煮才不會硬?

A:要嘛快炒 1–2 分鐘,要嘛長時間燉煮;避免中間時間。

Q6:透抽川燙要幾分鐘?

A:30 秒~1 分鐘即可,太久會失去嫩度。

Q7:花枝和透抽哪個更適合炸?

A:花枝肉厚,炸花枝圈最佳;透抽適合小卷酥或天婦羅。

Q8:這些海鮮熱量高嗎?

A:都不高,每 100g 約 70–95 kcal,屬高蛋白低脂食材。

Q9:魷魚冷凍能放多久?

A:一般冷凍建議 1–2 個月內食用;IQF 急速冷凍可保存更久。

Q10:花枝、軟絲、透抽能生吃嗎?

A:要新鮮且經過急速冷凍。常見於日料的刺身是軟絲與透抽。

Q11:魷魚、花枝、軟絲、透抽有什麼差別?

A:魷魚細長、三角尾鰭,Q 彈有勁;花枝圓胖有硬殼,肉厚鮮甜;軟絲修長、無殼,肉質細嫩高級;透抽尾鰭大菱形,滑嫩彈牙。

Q12:如何分辨魷魚、透抽和花枝?

A:看外觀最準:魷魚三角鰭不超過身長、花枝胖圓有紋路、透抽尾鰭菱形超長。

Q13:小卷、中卷、透抽是什麼關係?

A:牠們其實是同一種鎖管,不同生長階段的稱呼:小卷(最小)→ 中卷 → 透抽(最大)。

Q14:軟絲是什麼?跟花枝一樣嗎?

A:不一樣!軟絲身體修長、半透明、沒有硬殼;花枝則圓胖有硬殼。

Q15:花枝到底是烏賊還是墨魚?

A:花枝就是烏賊的一種,也常被叫做墨魚,因為遇到危險會噴墨逃生。

Q16:魷魚怎麼挑才新鮮?

A:眼睛黑白分明、身體濕潤有彈性,聞起來只有淡淡海水味,顏色自然清澈才算新鮮。

Q17:如何料理花枝、魷魚、透抽、軟絲?

A:花枝適合炸圈或羹;魷魚適合烤、炒、做魷魚絲;軟絲常見刺身、涼拌;透抽最適合川燙冰鎮或快炒。

Q18:魷魚、花枝、透抽和軟絲哪個肉質比較好?

A:看需求:魷魚 Q 彈耐嚼;花枝厚實鮮甜;軟絲最嫩最鮮甜;透抽清爽滑嫩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