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市場問一句「老闆,鱸魚多少錢?」
結果可能有人搬出一尾台灣養殖的金目鱸魚,有人端出帶著黑斑的海鱸魚,甚至還有人說「這是黑鱸魚」「這是河鱸」。原來「鱸魚」並不是單一魚種,而是泛指一大群不同水域、不同科屬的魚類。台灣人常說:「夏吃白帶,秋天吃剝皮,冬天就是鱸魚補元氣。」其中的「鱸魚」通常指的就是 「金目鱸魚或七星鱸魚」,因為牠刺少、肉質細嫩,煮成 鱸魚湯最適合術後或長輩補身。
鱸魚是什麼魚?
- 鱸魚中文名/別名:鱸魚(常見有 金目鱸魚、七星鱸魚、黑鱸、河鱸 等)
- 鱸魚註音:ㄌㄨˊ ㄩˊ
- 鱸魚英文(依品系常見):
- 七星鱸魚 →Japanese seabass
- 金目鱸魚(尖吻鱸,Lates calcarifer)→ Barramundi
- 黑鱸魚(Micropterus spp.,如大口黑鱸)→ Black bass
- 河鱸/歐洲鱸魚(Perca spp.,如歐洲鱸 Perca fluviatilis)→ Perch
- 鱸魚日文(依品系常見):
- 日本真鱸/七星鱸/平鱸 → 「スズキ」
- 金目鱸魚(尖吻鱸/Barramundi 類) → 「バラマンディー」
👉 重點提醒:台灣常見鱸魚=金目鱸魚&七星鱸魚;兩者都是廣鹽性,但口感與價格不同。
金目鱸魚介紹|什麼是金目鱸魚?
- 學名:Lates calcarifer
- 中文名稱:金目鱸魚、尖吻鱸
- 英文名稱:Barramundi
- 日文名稱:バラマンディー
- 生態特性:金目鱸魚是廣鹽性魚種,能在淡水、半鹹水與海水中自由生長,但因怕冷,冬季需要特別照顧。
- 養殖現況:嘉義(產量占全台一半以上)是台灣最大產區,其次為台南七股、雲林麥寮、屏東;澎湖亦有箱網養殖
- 成長速度:養殖 6~10 個月即可達到 600–900g(約一斤),是台灣漁民喜愛的高 CP 值魚種。
- 口感特色:肉質細嫩、刺少、味道清甜,常見於清蒸鱸魚、鱸魚湯、鱸魚片粥、金目鱸魚排等料理
- 營養:高蛋白、低脂肪,肉質細膩,適合成長中小孩、孕婦與術後補養。也因此金目鱸常被稱為「開刀魚」,長輩常推薦開刀或產後喝一碗熱呼呼的鱸魚湯來補身。
- 料理推薦(金目鱸魚料理):清蒸金目鱸、金目鱸魚湯、乾煎金目鱸魚片。
七星鱸魚介紹|七星鱸魚是什麼魚?
- 學名:Lateolabrax japonicus
- 中文別名:七星鱸、花鱸、平鱸
- 英文名稱:Japanese seabass
- 日文名稱:スズキ
- 生態特性:原生於西太平洋沿岸(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台灣北部、馬祖、澎湖等),屬於海鱸魚,但具廣鹽性,能在河口淡鹹水環境生長。七星鱸相對怕熱,但在低水溫(冬春)時脂肪堆積更豐富,肉質特別鮮美
- 養殖現況:早期主要依靠天然魚苗,近年來因人工繁殖技術成功,逐漸改以人工苗,養殖 6–10 個月即可達 1 台斤上市規格。北部以埤、圳混養為主,嘉義東石、雲林麥寮等地已發展高密度集約養殖,高屏地區近年也開始推廣
- 成長速度:養殖 6–10 個月即可達 1 台斤大小,成長速度快
- 口感特色:肉質結實、有彈性,帶濃郁海味;在冬春低溫時脂肪豐厚,特別好吃。日本甚至稱七星鱸/日本真鱸為「僅次於鯛魚的第二美麗的魚」
- 料理推薦(七星鱸魚料理):常見於日料店,適合做七星鱸魚湯、清蒸七星鱸、七星鱸魚排乾煎或燒烤,有些高檔日本料理店甚至會提供七星鱸魚刺身。
鱸魚種類比較表:金目鱸魚 vs 七星鱸魚 差別
| 比項 | 金目鱸(Barramundi) | 七星鱸(Japanese seabass) |
|---|---|---|
| 鹽度適應 | 廣鹽性:淡水~海水皆可 | 廣鹽性:淡水~海水皆可 |
| 耐寒性 | 怕冷,約 14–15°C 會衰弱 | 怕熱,冬春品質最佳 |
| 風味口感 | 細嫩清甜、刺少、家常友善 | 結實彈牙、海味濃郁、冬春脂香厚 |
| 主要產區 | 嘉義、台南、雲林、屏東;澎湖箱網 | 淡水/半鹹水混養(嘉義、雲林)、澎湖與馬祖箱網 |
📌 小提醒:
- 金目鱸=全年親民、家常湯菜最佳選擇。
- 七星鱸=寒季限定的「高級版」,彈性與海味更強烈,日料店常見。
鱸魚的民俗文化小故事
台灣有句俗諺:「夏吃白帶,秋吃剝皮,冬天就是鱸魚補元氣。」
其中的「鱸魚」多半指金目鱸魚,因為肉質細嫩、刺少、易消化,常被長輩拿來煮鱸魚湯,作為孕婦坐月子或開刀後補身的首選。七星鱸魚則因肉質扎實,適合烤、煎或做成七星鱸魚湯滷豬腳,有「暖胃、補氣」的印象,尤其冬天喝上一碗,既暖心又暖胃。
鱸魚價位|金目鱸魚價格 & 七星鱸魚價格
金目鱸魚價格
- 整尾(零售):600–900 g 約 NT$180–280/尾
- 真空鱸魚片:常見 300 g 約 NT$160–220(相當於 NT$530–730/kg)
- 批發(崁仔頂 8 尾裝):約 NT$80/斤(1斤=600g)
| 規格 | 價格區間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整尾 600–900 g | NT$180–280/尾 | 全年供應,CP 值高 |
| 批發 8 尾裝 | NT$80/斤 | 崁仔頂行情 |
七星鱸魚價格
- 整尾(零售):600–800 g 約 NT$280–420/尾
- 澎湖箱網(批發):約 NT$150/斤,零售更高
- 批發(崁仔頂 8 尾裝):約 NT$95/斤
| 規格 | 價格區間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整尾 600–800 g | NT$280–420/尾 | 冬春盛產時最肥美 |
| 批發 8 尾裝 | NT$95/斤 | 澎湖箱網更高(~NT$150/斤) |
鱸魚片多少?
- 金目鱸魚片:300 g 真空包裝約 NT$160–220
- 七星鱸魚片:因產量少、價位高,零售常見 NT$200–260/300 g(相當於 NT$670–870/kg);澎湖冬春盛產時會更高。
| 規格 | 價格區間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金目鱸魚片 300 g | NT$160–220 | 去刺真空包,方便料理 |
| 七星鱸魚片 300 g | NT$200–260 | 產量少,多見於高端超市 |
第一手實務採買(E-E-A-T):筆者於基隆崁仔頂觀察到:8 尾裝金目鱸約 NT$80/斤、七星鱸約 NT$95/斤;澎湖箱網七星鱸寒季可達 NT$150/斤,零售端會因規格/處理而更高。
👉小結:日常高 CP 選金目鱸;想要季節海味與油脂表現,冬春選七星鱸。
怎麼挑鱸魚?
挑鱸魚不需要博士學位,用眼睛、鼻子、手指 10 秒就能搞定:
| 檢查項目 | 看什麼 | 小提醒 |
|---|---|---|
| 眼睛 | 透明明亮、有光澤 | 渾濁、下陷=不新鮮 |
| 鰓部 | 呈鮮紅色 | 發黑、褐色=放太久 |
| 魚肉彈性 | 手指輕壓會回彈 | 軟爛不彈=別買 |
| 氣味 | 清新海味或淡淡鮮味 | 有酸味、腥臭=NG |
小結:「眼、鰓、彈、味」四看,10 秒分出新不新。
鱸魚營養價值|金目鱸魚營養 & 七星鱸魚營養
鱸魚被長輩稱為「開刀魚」,不只是補元氣的象徵,營養價值也很高。牠屬於低脂高蛋白的白肉魚,刺少、肉質細,適合成長期小孩、孕婦、長輩,甚至術後調養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台灣二種常見鱸魚的營養價值。
鱸魚營養成分(每 100 g 可食部)
| 項目 | 金目鱸魚營養 | 七星鱸魚營養 | 特點 |
|---|---|---|---|
| 熱量 | 約 100 kcal | 約 110 kcal | 中低熱量,控制體重也適合 |
| 蛋白質 | 18–20 g | 19–22 g | 高蛋白,助於修復、增肌 |
| 脂肪 | 2–4 g | 3–5 g | 七星鱸冬春脂肪更豐富 |
| Omega-3(EPA/DHA) | 0.2–0.5 g | 0.3–0.8 g | 心血管健康,抗發炎 |
| 維生素礦物質 | B 群、鉀、磷、硒 | B 群、鉀、磷、硒 | 幫助代謝、免疫、心臟保健 |
誰適合:術後病人、孕婦坐月子、成長期兒童、健身增肌。
注意:痛風者少喝濃魚湯;腎臟病患留意總蛋白。
👉小結:想清爽補身選金目鱸;想吃厚脂與海味選七星鱸(冬春更優)。
🍲 鱸魚料理|火候與特色全攻略
鱸魚肉質細嫩、刺少,無論金目鱸魚、七星鱸魚還是鱸魚排,都能做出許多台灣人熟悉又帶點特色的料理。但要好吃,關鍵就是——火候要準、處理要到位。下面幫你整理成清爽好讀的表格,再搭配特色料理推薦。
鱸魚怎麼煮?(料理火候&避雷)
鱸魚肉細嫩,不管是金目鱸還是七星鱸,火候是決勝關鍵。煮太久就會柴、縮水,浪費好魚!
| 料理方式 | 時間 & 火候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清蒸鱸魚(600–800 g/尾) | 大火 7–10 分鐘(大尾可到 12 分) | 蒸太久會柴,筷子輕戳能分開即熟 |
| 香煎鱸魚排 | 中火 2–4 分鐘/面 | 魚身先擦乾,避免爆油;翻面一次即可 |
| 鱸魚湯(魚塊) | 小火 5–7 分鐘 | 魚塊最後下,避免全程大滾導致肉質散掉 |
| 炸鱸魚排/魚塊 | 油溫 175–180°C;可二炸 | 油溫要夠,避免外焦內生;二炸更酥脆 |
📌通用料理提醒:
- 不要煮太久 → 會縮水、肉變柴。
- 黑膜與血合要刮淨 → 不然腥味重。
- 生食需「生食級處理」 → 孕婦、小孩、免疫低下者避免生食。
- 冷凍退冰要慢 → 冷藏 4–6 小時,不要室溫泡水。
金目鱸魚料理推薦|家常補身首選
| 料理名稱 | 時間 & 火候 | 特色 /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清蒸金目鱸魚 | 大火蒸 7–10 分(大尾可到 12 分) | 肉質細嫩、刺少,筷子輕撥即熟 |
| 鱸魚薑絲米粉湯 | 魚塊汆燙後,小火 5–7 分 | 湯頭清甜,術後補身首選 |
| 蔥燒金目鱸魚排 | 中火煎 2–3 分/面,再小火收汁 5 分 | 表皮金黃,鹹香下飯,避免收乾過柴 |
🐟 七星鱸魚料理|海味濃郁派
| 料理名稱 | 時間 & 火候 | 特色 /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鹽烤七星鱸 | 烤箱 200°C, 8–12 分 | 海味濃郁,冬春脂香更佳 |
| 七星鱸魚火鍋 | 魚骨熬湯 20–30 分,魚片小火 6–8 分 | 鱸魚片後放,避免大火久煮 |
| 清燉七星鱸豬腳湯 | 小火燉 40–50 分 | 膠質+魚鮮,冬季暖胃養生 |
🥢 鱸魚片料理|快速方便好上桌
| 料理名稱 | 時間 & 火候 | 特色 /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鱸魚片蒸蛋 | 電鍋蒸 12–15 分 | 蛋滑嫩,魚片細緻,適合小孩與長輩 |
| 鱸魚片燴豆腐 | 中小火 4–5 分 | 豆腐吸湯,魚片不柴 |
| 鱸魚片滑蛋 | 中火快炒 1–2 分 | 保持蛋液微嫩,口感滑順 |
| 鱸魚片粥 | 粥煮七分熟後,魚片最後下 3–5 分 | 魚肉鮮甜,米粒吸汁更好吃 |
小結:去黑膜血合+短時間加熱=鮮嫩不腥;清蒸/湯選金目鱸,鹽烤/火鍋選七星鱸。
📌小疑問:
哪一種鱸魚最好吃?金目鱸魚清甜細嫩適合日常,七星鱸魚冬春脂香濃郁,被稱「海味王者」,各有擁護者。
鱸魚常見問題 FAQ
1.鱸魚是什麼魚?
鱸魚不是單一品種,而是一個通稱,常見的有金目鱸魚(Barramundi)、七星鱸魚(Japanese seabass/スズキ)、黑鱸(Black bass)、河鱸/歐洲鱸(Perch)。
2.鱸魚是淡水魚嗎?
不是單純淡水魚,多數屬於廣鹽性魚種,能在淡水、半鹹水甚至海水中生長。台灣的金目鱸多為淡水或半鹹水養殖,七星鱸魚則以海水、河口環境為主。
3.金目鱸魚好吃嗎?
好吃。金目鱸肉質細嫩、清甜不腥,適合清蒸、煮湯或金目鱸魚排。因口感溫潤,被稱為「開刀魚」,常被長輩推薦給孕婦、術後病人補身。
4.七星鱸魚好吃嗎?
七星鱸魚肉質結實有彈性,帶濃郁海味。冬春水溫低時油脂更豐富,特別適合做七星鱸魚湯、鹽烤、燉湯等高檔料理。
5.哪一種鱸魚最好吃?
沒有絕對答案。想吃清爽補身 → 金目鱸;想吃濃郁海味、冬春脂香 → 七星鱸。
6.七星鱸魚價格 & 一斤多少?
零售整尾 600–800 g:約 NT$280–420/尾。
崁仔頂批發(8 尾裝):約 NT$95/斤;澎湖箱網寒季可達 NT$150/斤。
7.金目鱸魚價格 & 一斤多少?
零售整尾 600–900 g:約 NT$180–280/尾。
崁仔頂批發(8 尾裝):約 NT$80/斤。
金目鱸魚片(300 g 真空包):約 NT$160–220。
8.鱸魚片怎麼料理?
金目鱸魚片 → 適合做鱸魚片湯、鱸魚片粥、燴豆腐,快速方便、無刺。
七星鱸魚片 → 適合乾煎、鹽烤、清湯,或與豬腳燉成「七星鱸魚湯滷豬腳」。
9.鱸魚功效是什麼?
有助 傷口癒合、肌肉修復、心血管健康、免疫支持。孕婦、產後坐月子、術後病人都適合食用。
10.鱸魚料理怎麼避免失敗?
掌握火候!
- 清蒸 7–10 分(大尾 12 分)
- 魚湯小火 5–7 分
- 煎魚排 2–3 分/面
- 炸魚排 175–180°C,2–3 分/面
時間過長會變柴、縮水。
📌 總結
鱸魚種類多,但台灣人餐桌最常見的是 金目鱸魚與七星鱸魚。金目鱸魚細嫩、刺少、全年供應,適合家常鱸魚湯、金日鱸魚清蒸;七星鱸魚則帶著濃郁海味,冬春脂肪更香,常見於七星鱸魚湯、鹽烤、鱸魚排料理。
不論是術後補身的「開刀魚」,還是冬天喝碗熱騰騰的七星鱸魚湯滷豬腳,鱸魚都是台灣人餐桌上既熟悉又充滿情感的海鮮首選。